<th id="jqpyc"></th>

<button id="jqpyc"><acronym id="jqpyc"><input id="jqpyc"></input></acronym></button>
  • <button id="jqpyc"></button>

    <dd id="jqpyc"></dd><em id="jqpyc"><strike id="jqpyc"></strike></em>
    這是描述信息
    搜索
    確認
    取消
    新聞資訊
    資訊分類
    當前位置:
    首頁
    /
    /
    行業資訊
    06-05 2022

    《農藥管理條例》(根據2022年3月2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農藥管理條例》(根據2022年3月2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注:國務院令第752號,公布《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附件:1.國務院決定修改的行政法規,六、刪去《農藥管理條例》第九條第三款(即:新農藥的登記試驗應當向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40個工作日內對試驗的安全風險及其防范措施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準予登記試驗;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 ? 農藥管理條例 (1997年5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16號發布? 根據2001年11月2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農藥管理條例〉的決定》第一次修訂 2017年2月8日國務院第16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 根據2022年3月2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二次修訂) ?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農藥管理,保證農藥質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畜安全,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農藥,是指用于預防、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 前款規定的農藥包括用于不同目的、場所的下列各類: (一)預防、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螨)、草、鼠、軟體動物和其他有害生物; (二)預防、控制倉儲以及加工場所的病、蟲、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三)調節植物、昆蟲生長; (四)農業、林業產品防腐或者保鮮; (五)預防、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 (六)預防、控制危害河流堤壩、鐵路、碼頭、機場、建筑物和其他場所的有害生物。 第三條 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農藥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農藥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農藥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農藥監督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將農藥監督管理經費列入本級政府預算,保障農藥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 第五條 農藥生產企業、農藥經營者應當對其生產、經營的農藥的安全性、有效性負責,自覺接受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 農藥生產企業、農藥經營者應當加強行業自律,規范生產、經營行為。 第六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研制、生產、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藥,推進農藥專業化使用,促進農藥產業升級。 對在農藥研制、推廣和監督管理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或者獎勵。 第二章 農藥登記 第七條 國家實行農藥登記制度。農藥生產企業、向中國出口農藥的企業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農藥登記,新農藥研制者可以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農藥登記。 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所屬的負責農藥檢定工作的機構負責農藥登記具體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所屬的負責農藥檢定工作的機構協助做好本行政區域的農藥登記具體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組織成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負責農藥登記評審。 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一)國務院農業、林業、衛生、環境保護、糧食、工業行業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和供銷合作總社等單位推薦的農藥產品化學、藥效、毒理、殘留、環境、質量標準和檢測等方面的專家; (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的有關專家; (三)國務院農業、林業、衛生、環境保護、糧食、工業行業管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有關部門和供銷合作總社等單位的代表。 農藥登記評審規則由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制定。 第九條 申請農藥登記的,應當進行登記試驗。 農藥的登記試驗應當報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登記試驗應當由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認定的登記試驗單位按照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進行。 與已取得中國農藥登記的農藥組成成分、使用范圍和使用方法相同的農藥,免予殘留、環境試驗,但已取得中國農藥登記的農藥依照本條例第十五條的規定在登記資料保護期內的,應當經農藥登記證持有人授權同意。 登記試驗單位應當對登記試驗報告的真實性負責。 第十一條 登記試驗結束后,申請人應當向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提出農藥登記申請,并提交登記試驗報告、標簽樣張和農藥產品質量標準及其檢驗方法等申請資料;申請新農藥登記的,還應當提供農藥標準品。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提出初審意見,并報送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 向中國出口農藥的企業申請農藥登記的,應當持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資料、農藥標準品以及在有關國家(地區)登記、使用的證明材料,向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提出申請。 第十二條 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受理申請或者收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報送的申請資料后,應當組織審查和登記評審,并自收到評審意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決定,符合條件的,核發農藥登記證;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十三條 農藥登記證應當載明農藥名稱、劑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毒性、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登記證持有人、登記證號以及有效期等事項。 農藥登記證有效期為5年。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生產農藥或者向中國出口農藥的,農藥登記證持有人應當在有效期屆滿90日前向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申請延續。 農藥登記證載明事項發生變化的,農藥登記證持有人應當按照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申請變更農藥登記證。 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公告農藥登記證核發、延續、變更情況以及有關的農藥產品質量標準號、殘留限量規定、檢驗方法、經核準的標簽等信息。 第十四條 新農藥研制者可以轉讓其已取得登記的新農藥的登記資料;農藥生產企業可以向具有相應生產能力的農藥生產企業轉讓其已取得登記的農藥的登記資料。 第十五條 國家對取得首次登記的、含有新化合物的農藥的申請人提交的其自己所取得且未披露的試驗數據和其他數據實施保護。 自登記之日起6年內,對其他申請人未經已取得登記的申請人同意,使用前款規定的數據申請農藥登記的,登記機關不予登記;但是,其他申請人提交其自己所取得的數據的除外。 除下列情況外,登記機關不得披露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數據: (一)公共利益需要; (二)已采取措施確保該類信息不會被不正當地進行商業使用。 第三章 農藥生產 第十六條 農藥生產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國家鼓勵和支持農藥生產企業采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規范,提高農藥的安全性、有效性。 第十七條 國家實行農藥生產許可制度。農藥生產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按照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申請農藥生產許可證: (一)有與所申請生產農藥相適應的技術人員; (二)有與所申請生產農藥相適應的廠房、設施; (三)有對所申請生產農藥進行質量管理和質量檢驗的人員、儀器和設備; (四)有保證所申請生產農藥質量的規章制度。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決定,必要時應當進行實地核查。符合條件的,核發農藥生產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法律、行政法規對企業生產條件有其他規定的,農藥生產企業還應當遵守其規定。 第十八條 農藥生產許可證應當載明農藥生產企業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生產范圍、生產地址以及有效期等事項。 農藥生產許可證有效期為5年。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生產農藥的,農藥生產企業應當在有效期屆滿90日前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申請延續。 農藥生產許可證載明事項發生變化的,農藥生產企業應當按照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申請變更農藥生產許可證。 第十九條 委托加工、分裝農藥的,委托人應當取得相應的農藥登記證,受托人應當取得農藥生產許可證。 委托人應當對委托加工、分裝的農藥質量負責。 第二十條 農藥生產企業采購原材料,應當查驗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和有關許可證明文件,不得采購、使用未依法附具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未依法取得有關許可證明文件的原材料。 農藥生產企業應當建立原材料進貨記錄制度,如實記錄原材料的名稱、有關許可證明文件編號、規格、數量、供貨人名稱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原材料進貨記錄應當保存2年以上。 第二十一條 農藥生產企業應當嚴格按照產品質量標準進行生產,確保農藥產品與登記農藥一致。農藥出廠銷售,應當經質量檢驗合格并附具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 農藥生產企業應當建立農藥出廠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農藥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和批號、產品質量檢驗信息、購貨人名稱及其聯系方式、銷售日期等內容。農藥出廠銷售記錄應當保存2年以上。 第二十二條 農藥包裝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并印制或者貼有標簽。國家鼓勵農藥生產企業使用可回收的農藥包裝材料。 農藥標簽應當按照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以中文標注農藥的名稱、劑型、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毒性及其標識、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劑量、使用技術要求和注意事項、生產日期、可追溯電子信息碼等內容。 劇毒、高毒農藥以及使用技術要求嚴格的其他農藥等限制使用農藥的標簽還應當標注“限制使用”字樣,并注明使用的特別限制和特殊要求。用于食用農產品的農藥的標簽還應當標注安全間隔期。 第二十三條 農藥生產企業不得擅自改變經核準的農藥的標簽內容,不得在農藥的標簽中標注虛假、誤導使用者的內容。 農藥包裝過小,標簽不能標注全部內容的,應當同時附具說明書,說明書的內容應當與經核準的標簽內容一致。 第四章 農藥經營 第二十四條 國家實行農藥經營許可制度,但經營衛生用農藥的除外。農藥經營者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按照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申請農藥經營許可證: (一)有具備農藥和病蟲害防治專業知識,熟悉農藥管理規定,能夠指導安全合理使用農藥的經營人員; (二)有與其他商品以及飲用水水源、生活區域等有效隔離的營業場所和倉儲場所,并配備與所申請經營農藥相適應的防護設施; (三)有與所申請經營農藥相適應的質量管理、臺賬記錄、安全防護、應急處置、倉儲管理等制度。 經營限制使用農藥的,還應當配備相應的用藥指導和病蟲害防治專業技術人員,并按照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實行定點經營。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批決定。符合條件的,核發農藥經營許可證;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二十五條 農藥經營許可證應當載明農藥經營者名稱、住所、負責人、經營范圍以及有效期等事項。 農藥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為5年。有效期屆滿,需要繼續經營農藥的,農藥經營者應當在有效期屆滿90日前向發證機關申請延續。 農藥經營許可證載明事項發生變化的,農藥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務院農業主管部門的規定申請變更農藥經營許可證。 取得農藥經營許可證的農藥經營者設立分支機構的,應當依法申請變更農藥經營許可證,并向分支機構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主管部門備案,其分支機構免予辦理農藥經營許可證。農藥經營者應當對其分支機構的經營活動負責。 第二十六條 農藥經營者采購農藥應當查驗產品包裝、標簽、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以及有關許可證明文件,不得向未取得農藥生產許可證的農藥生產企業或者未取得農藥經營許可證的其他農藥經營者采購農藥。 農藥經營者應當建立采購臺賬,如實記錄農藥的名稱、有關許可證明文件編號、規格、數量、生產企業和供貨人名稱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日期等內容。采購臺賬應當保存2年以上。 第二十七條 農藥經營者應當建立銷售臺賬,如實記錄銷售農藥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企業、購買人、銷售日期等內容。銷售臺賬應當保存2年以上。 農藥經營者應當向購買人詢問病蟲害發生情況并科學推薦農藥,必要時應當實地查看
    06-04 2022

    關于切實做好農藥行業“安全生產月”活動的倡議

    各會員單位: 今年6月是第21個全國“安全生產月”。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強化安全生產宣傳工作,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抓緊、抓實安全風險防范,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促進農藥行業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協會倡議會員單位切實做好2022年“安全生產月”活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 ? 一、活動主題 ? ?“遵守安全生產法,當好第一責任人” ? 二、活動內容 ? (一)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夯實安全生產意識 以組織開展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至少安排一次理論學習,組織集中觀看“生命重于泰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電視專題片,加深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的理解。通過專題研討、集中宣講、培訓輔導等多種形式,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安全發展的工作實效。認真組織學習宣傳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企業“一把手”帶頭講安全,企業第一責任人專題講安全,一線工作者互動講安全,開展安全生產“公開課”“大家談”“班組會”等學習活動。 ? (二)學習貫徹安全生產法,推動“第一責任人”守法履責 企業法定代表人、實際控制人、實際負責人自覺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貫穿工作全過程,切實擔起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責任,嚴格履行安全生產法規定的7項職責,帶頭尊法、學法、守法,主動研判風險、排查隱患,認真組織開展全員應急救援演練和知識技能培訓,積極參加“第一責任人安全倡議書”活動。 ? (三)開展安全技能知識培訓,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弘揚安全發展理念、普及安全知識、培育安全文化,開展職工安全和消防技能知識培訓,進一步強化企業主要負責人“要安全”、安全管理人員“會安全”、從業人員“懂安全”。廣泛開展“我是安全吹哨人”“查找身邊的隱患”等活動,調動職工參與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主動性和自覺性,聚焦重點車間、重點工藝、重點崗位,充分發動職工對關鍵裝置、重點作業進行自查自糾,合力排查風險隱患,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 ? (四)開展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活動,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進一步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持續健全安全風險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特別是涉及危險化學品生產相關企業,認真排查梳理自身重大安全風險,廣泛開展現場處置方案和重點崗位應急處置演練活動,特別是車間班組一線員工操作式、實戰化的初期應急處置演練,強化標準規范意識,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在“安全生產月”期間至少組織一次應急演練,不斷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 (五)積極參與“安全宣傳咨詢日”活動,強化社會責任擔當 利用安全標語橫幅、海報、宣傳窗、短視頻、公眾號等形式開展矩陣式、立體化宣傳,積極宣貫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廣泛傳播安全知識,營造“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濃厚氛圍。 ? 結合企業特點,開展職工家屬和社區群眾喜聞樂見的安全宣傳咨詢活動,積極開展“我把安全帶回家”“進門入戶送安全”“安全志愿者在行動”和各類應急演練體驗活動,共同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擔當。 ? 三、活動支持 ? 活動期間,中國農藥工業協會將利用自有媒體,廣泛傳播推介優秀活動案例,廣泛樹立先進典型,發揮優秀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提升農藥行業安全生產宣傳水平。各會員單位可于6月30日前將優秀的活動視頻、宣傳報道或經驗總結報送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 聯系人:李 慧 ?13811198258     胡瀟月 ?15847365682 郵 ?箱:lihui_886@126.com ? 附件:農藥行業安全生產標語 ? 中國農藥工業協會 2022年6月1日 ? 附件 農藥行業安全生產標語 ? 1.生命至上,安全發展。 2.堅守安全紅線,推進安全發展。 3.安全是幸福的保障,治理隱患保障安全。 4.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生命寶貴,安全第一。 5.安全生產,人人有責。遵章守紀,保障安全。 6.生命大于天,責任重于山。 7.排查治理隱患,拒絕事故傷害。 8.企業要效益,安全是第一。 9.消除事故隱患,筑牢安全防線。 10.安全創造幸福,疏忽帶來痛苦。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 11.戴好安全帽,生命有保障。 12.人人講安全,家家保平安。 13.為了您和他人的幸福,請注意安全生產。 14.事故不可逆,生命不重來。 15. 堅守安全紅線,擔當安全責任。 16.除隱患、保安全、促生產。 17.事故是最大的成本,安全是最大的效益。 18.深入開展第二十一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 ? ?
    05-31 2022

    5克藥量就能殺死數千平方米的農作物害蟲!來看看納米農藥的威力

    初夏時節,農田里郁郁蔥蔥的農作物正要迎來成熟期??稍诜泵霓r作物之下的隱蔽角落里,一群害蟲正在大快朵頤,侵害著正待豐收的作物。清除這些不請自來的入侵者,播灑農藥是最有效的手段。 然而,過量使用農藥,人類的生存環境和食品安全又將受到危害。近年來,我國的科研人員將納米技術應用于農藥生產,這種新型的農藥能否解決作物病蟲害的問題,有效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確保食品安全呢? 什么是納米農藥 納米,是一種長度單位,1納米等于百萬分之一毫米。如果把一根直徑為0.05毫米的頭發縱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直徑即約為1納米。當農藥顆粒大小縮小到納米尺度之后,在宏觀世界看不到的神奇現象便發生了。 與同質量的傳統農藥相比,納米農藥的活性成分顆粒個數可以增加約200萬倍,表面積增加數百倍。 ? 早期的無機農藥,每畝地的用量大約為一到二公斤。之后,有機化學合成農藥的發展使得每畝地的農藥用量降到了十幾克。而納米農藥的研制成功進一步減少了農藥的用量,現在一畝地只需5到6克,大約一個礦泉水瓶蓋的量就夠了。 納米農藥安全嗎 在一開始設計納米農藥的時候,科技工作者們就把對環境安全,對人類友好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納米農藥不僅對害蟲毒性高,而且對像七星瓢蟲之類的益蟲,毒性降低了40%以上。 ? 在我國對農藥的管理,比醫藥更嚴格。不僅要做對人的影響的評估,蜂、鳥、魚、蠶等等的影響都符合要求才行。 我國的納米農藥現狀 進入21世紀后,美國、日本等國家相繼開始了納米農藥的相關研究,創制了新型農藥制劑。我國的納米農藥研究起步相對較晚,卻發展迅速。 2006年,我國科研人員開始了納米農藥的研究。2014年,納米農業領域的第一個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啟動。經過十余年的科研攻關,我國逐漸建立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納米農藥核心制備技術體系,在國際上具有領先優勢。目前,我國已先后在19個省區的170多個縣,針對水稻、小麥、玉米、柑橘等 17 種作物的 20 種防治對象開展了納米農藥試驗示范。 ? ? ?
    11-25 2021

    速收藏!國內外農藥相關數據庫介紹

    速收藏!國內外農藥相關數據庫介紹 ? ? ? 化學農藥的大規模使用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都造成了諸多影響。在開展環境污染物風險評估、環境污染治理、農藥管理、生態毒理學等方向的研究時,系統的農藥相關數據庫平臺是不可缺少的基礎支持。 ? 本文將對EFSA OpenFoodTox、EPA 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農藥特性數據庫(PPDB)、農藥行動網絡(PAN)、美國生態毒理數據庫(ECOTOX)、毒理學數據網絡(TOXNET)等6個國外常用農藥相關數據庫的概況及特點進行介紹,比較6個數據庫的可查詢數據內容及優缺點,分析其在農藥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同時介紹國內4個相關數據庫的概況及特點,分析國內數據庫的不足。 ? 隨著農藥種類的增加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深入,農藥數據日益劇增,因此實現數據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和規范化在農藥管理中十分重要。實現農藥數據系統化管理的一種方法便是建立農藥污染物數據庫,目前國外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農藥毒理數據庫。我國部分農藥毒理研究需依托于國外數據庫才能開展,這些數據庫的數據來源大多為英文文獻或具有英文摘要的非英語文獻,且國外數據庫中中國本土生物毒性數據較少。這使我國開展農藥毒理研究、生態風險評估研究時因國內國外物種、生態結構差異性等導致研究的科學性降低。 ? 當前,我國在開展環境污染物風險評估、環境污染物治理、農藥管理、生態毒理學等方面的研究時,也常常因缺乏我國本土的基礎毒性數據庫和平臺而備受掣肘。因此,建立本土化的農藥環境與毒性數據庫和數據應用平臺成為我國環境污染物研究的當務之急。本文通過介紹國內外農藥相關數據庫的現狀,描述常用數據庫的基本情況、數據類型、種類及其特點,供相關研究參考與使用。 ? 國外主要農藥相關數據庫簡介 國外的土壤環境污染物數據庫的建立工作發展較早,也較完善。歐美國家早在20世紀就已經具備了完善系統的毒性數據庫及完善的數據收集和質量檢查規范,例如歐洲食品安全局(European Food Safety Authority,EFSA)OpenFoodTox數據庫、美國環境保護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數據庫、農藥特性數據庫(Pesticide Properties Database,PPDB)等數據庫。國外毒性數據庫主要由國家政府機構及相關科研單位或公司支持和建設,由專業的相關部門管理和維護,定期進行數據更新。多數毒性數據庫支持面向公眾開放,完全或部分共享。 ? EFSA OpenFoodTox數據庫 EFSA于2002年成立,獨立于歐洲立法和行政機構(委員會、理事會、議會)以及歐盟成員國運作,是歐盟食品和飼料安全的獨立風險評估機構。該機構旨在評估整個食物鏈的風險,保護消費者、動物和環境免受與食品相關的風險,為管理歐洲食品安全的決策者提供獨立的科學建議。 ? OpenFoodTox可提供有關食品和飼料中化學危害的開放數據源,農藥風險評估相關數據是這個數據庫的重要內容。其研究者已經對2,040多個科學觀點、聲明和結論中的近5,000種物質進行了風險評估。對于每種物質,EFSA都從人類健康、動物健康和生態危害評估方面進行了總結。其中:物質表征部分包含物質的分子式、化學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CAS)號等數據;參考點部分包含實驗類型、物種、作用方式、效果、毒性等數據;參考值部分包含物質評定、特殊類群、參考值等數據;OpenFoodTox部分包含化學評價、遺傳毒性、終點研究等數據;EFSA輸出部分包含物質的法律依據、輸出類型等數據;基因毒性部分包括物質的基因毒性、作者及發布年份數據。 ? 該數據庫建立的目的是從EFSA研究人員的報告中提取、匯總數據,因此其數據來源全部為EFSA報告(科學意見、聲明、農藥評審結論),屬于二次摘錄的數據庫,可通過數據庫直接快速地查找原始數據文獻。除農藥數據以外,此數據庫還包括食品添加劑、營養物、食物鏈中的污染物數據等。數據庫的終點部分報告了關鍵研究,科研人員可從該參考研究中獲得參考值。在輸入數據時,數據庫會自動驗證數據質量,而且需要手動修訂要提交的數據以保證數據正確無誤。EFSA擁有科學委員會和專家小組分析其發布的相關數據,有審計員審核,保證數據的可信度,同時承諾公開透明其全部工作。 ? EFSAOpenFoodTox數據庫網址為: https://www.efsa.europa.eu/en/data/chemical-hazards-data(可免費瀏覽和使用) ? EPA 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數據庫 EPA成立于1970年12月2日。其中,分布式結構數據庫于2004年公開發布,目前收錄了超過875,000種物質,主要內容為EPA環境研究人員的研究,2014年后依次自動加載了3個公共數據集經過篩選后的部分:EPA的物質注冊服務(substance registration service,SRS)、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ChemID和PubChem。起初可搜索毒性數據庫(Distributed Structure-Searchable Toxicity,DSSTox)中僅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的信息且均為手動錄入,到2013年擴充到24,000種物質,手動管理與維護已經無法支撐進一步發展。DSSTox_V2隨之誕生,第二代不僅將第一代DSSTox的數據全部數字化,并且加載擴展了多個公共化學數據庫,使得DSSTox_V2擁有超過740,000種化學品的相關數據。2016年EPA在DSSTox_V2的基礎上發布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是供公眾訪問DSSTox的化學物質結構數據庫和索引列表的主要工具。 ? EPA還擁有其他農藥和毒理學相關的數據庫,包括農藥化學品搜索(Pesticide Chemical Search)、ChemView、綜合風險信息系統、水質門戶網站、國家農藥信息檢索系統等多個數據庫。EPA主頁上可以檢索到有毒物質和疾病管理局的毒理學概況,大概有275種物質的毒理學報告,數據內容包括物質的基本信息、理化性質、人體健康數據指標及法律法規等。其主頁網址是https://www.epa.gov/,針對農藥風險評估的網址是https://www.epa.gov/pesticide-science-and-assessing-pesticide-risks,介紹了大量農藥風險評估、農藥數據庫、農藥科學等內容。 ? EPA CompTox Chemicals Dashboard的網址為: https://comptox.epa.gov/dashboard(可免費瀏覽使用) ? PPDB 2007年,PPDB作為一個免費訪問網站推出。它由赫特福德大學農藥與環境研究所為各種終端用戶開發,從隨附于農業環境管理軟件的數據庫演變而來,并得到了系統的進一步開發,在歐盟資助的FOOTPRINT項目支持和所獲收入的幫助下進行了擴展,支持風險評估和風險管理。 ? PPDB是提供農藥化學特性、物理化學、人類健康和生態毒理學數據的綜合信息數據庫。截至2017年,PPDB擁有近2300種農藥活性物質和700多種代謝物的數據。每種物質大約存儲300個參數,涵蓋化學結果、一般狀況、農藥配方、環境趨勢、生態毒理學、人體健康和保護6方面的內容。PPDB的數據從全球出版的科學文獻和數據庫、手冊、注冊數據庫、公司技術數據表和研究項目中獲取。這些數據在輸入數據庫之前必須經過質量控制,使用的方法有同行評審以及與其他數據庫和數據源交叉檢查。如果數據存在疑問且已知原始參考來源,PPDB會重新訪問原始來源,并調整其質量得分,供使用者參考。 ? 其所含農藥種類包括已批準使用的農藥、新研發的農藥及過時或禁用的農藥。除農藥特性數據庫外,它還有兩個關于生物農藥和獸藥的數據庫。 ? 其網站為: http://sitem.herts.ac.uk/aeru/ppdb/en/index.htm(可以免費瀏覽) ? 農藥行動網絡(Pesticide Action Network,PAN) PAN農藥數據庫是關于農藥毒性和法規信息的一站式站點,成立于1982年。PAN是由90多個國家的600多個非政府組織、機構和個人組成的網絡,有5個獨立的合作區域中心來實施其項目和活動,分別是非洲中心、北美中心、拉丁美洲中心、歐洲中心和亞太中心。PAN農藥數據庫由北美中心負責維護和更新,匯集不同來源的農藥信息,提供約6,400種農藥及其轉化產物的數據信息,其數據內容包括識別信息、健康毒性(慢性和急性)、中毒癥狀、監管、水污染潛力、生態毒性、法規信息等。它是北美注冊使用農藥數據信息最為完整的數據庫。為了確保其數據準確性,數據均經過科學家的同行評審,大部分數據來自經證據權重評估的官方信息。 ? 所有數據源均有引用來源,方便用戶非??焖俚孬@取原始數據集。每種數據都有參考文檔表明數據來源,并且說明每種來源的準確性、時效性和全面性。PAN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官方機構,如美國EPA、世界衛生組織、國家毒理學計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如果數據從互聯網上獲得,則也有指向原始數據源的鏈接,當數據無法從權威數據庫獲取時,則提供原始數據來源,即經過同行專家評議過的科學文獻。 ? 其網站是http://www.pesticideinfo.org/(可免費瀏覽) ? 美國生態毒理數據庫(Ecotoxicology Database,ECOTOX) ECOTOX由EPA研究與發展辦公室的國家健康與環境影響研究實驗室中部大陸生態分區部門開發和維護,其數據主要是某一種化學物質對水生生物、陸生生物的生態毒性數據,由ECOTOX的工作人員從美國EPA中部大陸生態分區圖書館館藏文獻中搜集。 ? ECOTOX主要由AQUIRE、PHYTOTOX和TERRETOX等3個獨立數據庫整合而成,收錄了由1970年至今已發表文獻中水生和陸生生物毒性數據。截至2020年2月8日,該數據庫中共包含11822種化學物信息,涵蓋13039種物種。該數據庫約每3個月更新1次。數據內容包含化學污染物基本信息如英文名稱、化學名稱、溶劑名稱、CAS號、分子式、純度值等;實驗生物參數如受試生物的名稱、拉丁名稱、數量、生活齡期及其特征描述等數據;實驗條件信息包括實驗類型、實驗毒物濃度或劑量、實驗位置、染毒方式、實驗持續時間等信息;毒性參數包括半數致死劑量(LD50)、致死中濃度(LC50)、殘留毒性的效應和終點數據等。數據質量檢查分為兩方面,分別是收集人員自我檢查以及有經驗的數據收集人員檢查和數據管理員終檢。 ? 該數據庫的網址為: https://cfpub.epa.gov/ecotox/search.cfm(可免費瀏覽使用) ? 毒理學數據網絡(TOXicology data NETwork,TOXNET) TOXNET是一組數據庫的總稱,它由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專業信息服務部建成,包含毒理學文獻在線、發育和生殖毒理學數據庫2個文獻性數據庫,以及化學致癌研究信息系統、致癌效力數據庫、比較毒物基因組學數據庫、遺傳學數據庫、有害物質數據庫、綜合風險信息系統、國際毒性風險評估等12個數據庫。目前,有害物質數據庫中涵蓋5,000多種經過專家評審的危險化學品毒理學數據,而毒藥學文獻在線數據庫中有400萬條參考藥物和其他化學品的生物化學、藥理學、生理學和毒理學影響數據,其余數據庫也均有專業且翔實的信息,其數據量可在網站每個數據庫鏈接下找到。其數據的主要內容包含化學物質的基本信息;健康毒性如致癌性、誘變性、腫瘤增生及抑制性、健康危險評估數據等;環境
    11-25 2021

    農藥對環境生物的毒性等級劃分標準匯總

    農藥對環境生物的毒性等級劃分標準匯總 與農藥環境毒理相關的動物主要有魚、溞、藻類、鳥、蜜蜂、蚯蚓、土壤微生物、家蠶、天敵昆蟲等。 ?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31270—2014系列文件中,詳細規定了農藥對魚、溞、藻、大型甲殼類、鳥、蜜蜂、家蠶、天敵、蚯蚓、土壤微生物、非靶標植物、家畜等10幾類環境生物的毒性等級劃分標準。 ? 1??魚 類 ? 魚毒性指農藥對魚類造成的不良影響及危害,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胚胎毒性及致畸性。在安全評價中,通常只做急性毒性,一般以耐藥中濃度(TLm)或致死中濃度(LC50)作為衡量指標。? ?? 按魚類半致死濃度LC50(96 h)值,將農藥對魚類毒性分為4個等級: 2??溞 類 ? 水蚤(溞)是水生動物中重要的類群,是魚類的食料,也是水生食物鏈的重要環節。由于它對農藥十分敏感,故常常把農藥對其毒性作為評價農藥環境安全性的一個指標。 ? 農藥對水蚤毒性的分級標準同魚毒性。按對溞類活動的半數抑制濃度EC50(48 h),將農藥對溞類的急性毒性分為4個等級: 3??大型甲殼類生物 ? 按大型甲殼類生物半致死濃度LC50(96 h)值,將農藥對甲殼類生物急性毒性劃分為4個等級: 4??藻 類 ? 藻類毒性即表明農藥對藻類細胞造成損害的能力,表現為對藻類的滅殺和生長抑制作用。其以半數生物受影響的EC50表示。對此,也常常作為評價農藥對環境安全性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按藻類生長抑制半效應濃度EC50(72 h)值,將農藥對藻類毒性等級劃分為3級: 5??鳥 類 ? 鳥毒性即指農藥對鳥類生長、繁殖及生理生化功能的影響及危害。包括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兩類,急性毒性多以LD50表示。國標中按農藥對鳥類急性經口半致死劑量LD50和急性飼喂半致死濃度LC50,將農藥對鳥類的急性毒性分為4級,如下表所示: 6??蜜 蜂 ? 對蜜蜂毒性指農藥對蜜蜂機體造成損害的能力,其以LD50或LC50表示。按蜜蜂急性經口和接觸的毒性半致死劑量LD50(48 h) ,將農藥對蜜蜂的毒性分為4個等級: 7? 家 蠶 ? 對家蠶毒性指農藥對家蠶機體造成損害的能力,通常用LD50或LC50表示。農藥對家蠶毒性的試驗數據是農藥登記和指導安全使用時必備資料。按農藥對家蠶急性浸葉法的毒性半致死濃度LC50(96 h),將農藥對家蠶的急性毒性分為4級,見下表: 熏蒸試驗主要是針對衛生用藥模擬室內施藥條件下進行的試驗,如果家蠶的死亡率大于10%時,即視為對家蠶高風險。 ? 8??天 敵 ? 對天敵毒性:在自然界,害蟲和天敵在正常情況下保持均衡狀態。天敵以害蟲為食、當害蟲密度增高時,天敵數量亦會相應增加。但由于天敵對農藥較害蟲更為敏感,故在農藥使用不當時,會造成天敵大量死亡,導致害蟲再猖獗。故而搞清農藥對天敵危害也是進行綜合防治、保證安全使用農藥的重要環節。 ? 農藥對天敵危害通常以赤眼蜂為代表。也會對天敵兩棲類做出安全評價。 ? (1)天敵赤眼蜂 按安全系數評價農藥對赤眼蜂的安全性,將農藥對赤眼蜂的風險分為4級: (2)天敵兩棲類 以青蛙為代表,按農藥對蝌蚪半致死濃度LC50(96 h),將農藥對蝌蚪的急性毒性登記分為4級: 9? 蚯蚓 ? 對蚯蚓毒性指農藥在較短時間內對蚯蚓產生的毒害作用,其常以LC50表示,并以此來評價農藥對土壤生物的影響。按農藥對蚯蚓半致死濃度LC50,將農藥對蚯蚓的急性毒性分為4級: 10? 土壤微生物 ? 農藥對土壤微生物毒性的毒性等級劃分標準如下: ? (1)CO2吸收法 CO2吸收法中,農藥對土壤微生物的毒性分成3個等級: ? a 土壤中農藥加量為常量,在15天內對土壤微生物呼吸強度抑制達50%則劃分為高毒; ? b 土壤中農藥加量為常量10倍,能達到上述抑制水平的,劃分為中毒; ? c 土壤中農藥加量為常量100倍,能達到上述抑制水平的,劃分為低毒;若3種處理均達不到上述抑制水平,則同樣劃分為低毒。 ? (2)氮轉化法 在試驗28天后的任何時間所取樣品,若測定其低濃度處理組和對照組的硝酸鹽形成速率的差異不大于25%,則可認為該農藥對土壤中的氮轉化沒有長期影響。 ? 11? 非靶標植物 ? 按農藥對非靶標植物生長抑制半數效應濃度EC50值,將農藥對非靶標植物毒性劃分為4級: 12? 家畜 ? 按對家畜28天半致死濃度LC50(28 d)值,將農藥對家畜的短期飼喂毒性分為4個等級: (來源:穎泰分析)
    11-18 2021

    論農藥的社會屬性

    論農藥的社會屬性 任何商品都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自然屬性體現為商品本來就有的使用價值,比如農藥是用來治病蟲草害的; 社會屬性通過社會關系表現出來,體現在政治、社會、經濟方面的特點。理解農藥的社會屬性,正確把握農藥在政治、社會和經濟等方面的地位和價值,才能真正理解農藥對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意義。 ? 1 農藥的政治 “烙印”? 農藥是一種商品,作為農業生產資料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已經被現代政治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被賦予了深刻的當代政治特性。 ? 1.1 關乎 “國之大者”——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人無糧不死即病,國無糧或亂或亡。糧食安全一劍封喉,乃真正的 “國之大者”。農藥是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支柱,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每年由于病蟲草害造成的全球糧食產量損失達20%~40%,如果放棄現有的農藥使用,這些作物的損失將翻倍。這里有兩層意思,其一,盡管使用了農藥,但病蟲草害仍然造成了糧食產量20%~40%的損失,如果農藥的使用更加科學合理,糧食產量的損失會更少一些;其二,如果放棄現有農藥的使用,糧食產量還將損失20%~40% 。在全球糧食生產緊平衡的狀態下,放棄使用現有農藥,要么需要減少20%~40%的人口,要么大家都半饑半飽。毫無疑問,這是現實世界無法承受之重。 ? 中國歷史上,危害最烈的是蝗蟲,蝗蟲一來,遮天蔽日;蝗蟲一去,甚至顆粒無收。遇到好一些王朝和地方官員,發一些救濟,窮人庶幾還能活命,遇到不管人民死活的,只能是餓殍遍野、易子而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以人民為中心,把保證糧食安全作為 “國之大者”。糧食安全怎么保?作為人口大國,把糧袋子的“寶”押到別人身上,攥在別人手里,是“安全”不了的,必須立足于自身解決糧食問題,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才踏實?,F實的情況告訴我們,沒有農藥奢談國家糧食安全是不現實的。只看到農藥的問題而忽視了它的巨大貢獻,是一葉障目的偏執,是不懂辯證法的機械論。小農藥連接大安全,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無法改變的。? ? 1.2 關乎 “國之根本”——環境安全? 過猶不及,禍福共生。農藥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不正確和科學安全使用農藥也會對環境帶來影響。1962 年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的著作 《寂靜的春天》,描述了鳥類停鳴,春日寂靜,濫用化學農藥對環境的破壞,引發了國際社會輿論的廣泛共鳴,使人們陡然認識到,化學農藥不是神藥而是雙面魔鏡,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在防治病蟲害保護農作物的同時也可能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造成巨大破壞,人們在擁抱天使的同時還必須盡力抑制魔鬼,把農藥裝進安全的籠子,用科學的技術和嚴格的制度抑制魔鬼。農藥上市前的登記評審和上市后的特殊監管制度應運而生。 ? 近60年過去了,人類在擁抱天使抑制魔鬼的做法上已經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并逐漸駕輕就熟。其基本路徑是鼓勵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淘汰高風險高殘留的農藥,同時推廣精準施藥、提高農藥利用率,既避免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傷害,又減少農藥對環境的破壞。改革開放后,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建立并不斷完善了農藥管理法規體系,農藥登記、生產、經營、使用全鏈條有法可依,因農藥生產和使用導致的環境損害已經大為改觀,但環境保護這根弦仍然不能絲毫放松。 ? 1.3 關乎 “人民健康”——食品安全? 自然環境中殘存的化學農藥大部分會自然降解,但極少量可能會殘留在環境或農作物中,并通過食物鏈被動物和人類吸收,最終對人類造成損害。人民福祉大如天,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保護人民健康就是最大的政治??刂妻r藥殘留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重點是把住四關:一是把住審評登記關,對于可能超出風險閥值的產品,不予登記,不予放行,防患于未然;二是嚴格市場監管關,將假冒偽劣產品堅決清除出市場;三是農藥施用關。按病情抓藥、按標準配方、按劑量施用。常言道,是藥三分毒,人生病吃藥,量少了不頂事,吃多了會中毒,農藥也是如此,必須按標準施藥,必須大力加強對施藥人員的培訓和用藥量的控制。四是再評價退市關。對于已上市產品,實行周期性再評價制度,根據形勢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及時淘汰高風險、高殘留農藥。 ? 2 農藥的社會作用 2.1 解放勞動力——人民幸福的要素之一? 馬克思曾經說過,用機械代替人力,把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這是工業社會的最大貢獻。實現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把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酷暑嚴寒下一個汗滴摔八瓣的繁重農業勞動很難說得上幸福。機械代替了人力解放了農民,大家都認可,但農藥對解放農民的貢獻,一些人還比較模糊。 ? 除草劑代替人工除草,其時間并不久遠,也就是上個世紀末期的事情;在農藥治蟲出現以前,治蟲也基本靠人工,不僅治蟲效果不好,還要搭上很多痛苦的高強度農業勞動。人類發明農藥的主要目的是能夠控制病蟲害,保護農作物,增產增收,但客觀上也起到了解放勞動力,促進人民幸福的作用。? ? 2.2 帶動社會福利——呈現準公共產品特性 病蟲草害借助環境和自身的生物學特性發生傳播,可能形成大面積的災難性后果。近兩年各級農業部門甚至中央領導高度關注的草地貪夜蛾,借助風力的作用,一日躍千里,跨越海洋和國界,為害甚巨。這類蟲害,必須頂層設計、統一部署、統防統治,一家一戶的分散防治效果甚微。有些病蟲害擴散性雖遠不如草地貪夜蛾,但也可以借助寄主的運輸和轉移得以大面積擴散。因此,病蟲害防治呈現出 “溢出效應”,一家防治,不僅有利于己、還有利于他人和社會;相反,一家不治,不僅害己、也會為害大家。從這方面上說,農藥不是一般商品,而是具有一定的社會公共產品屬性,是關乎大眾利益的社會福利產品。農藥公共產品和社會福利屬性決定了政府具有高度的責任和義務,現在有些地方發布綠色農藥目錄,對一些品種進行補貼甚至免費使用,其理論依據即在于此。但這并不是說農藥產品一定要由國家財政全額購買,病蟲害防治個人得利、社會受益,在個人和政府財政之間適當的成本分攤是合適的,隨著財政的豐盈,財政多掏一點甚至全包也是完全應該的。 ? 2.3 保障公共衛生——另類農藥的特殊社會功能 《農藥管理條例》明確 “預防、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屬于農藥的范圍,這類農藥我們 通常稱之為 “衛生用藥”。蚊、蠅、蜚蠊、鼠等危害生產和生活,危害“鄉”也危害 “城”、危害 “農”也危害 “工商服務”。蚊、蠅、蟑螂、鼠被人們俗稱為 “四害”,更有甚者,還可能造成瘧疾、鼠疫的流行,可見危害性之大。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9年全球有2.28億瘧疾發生病例,導致40.9萬人死亡,94%以上發生在非洲。自2001年以來,在已成功減少6.63億瘧疾病例中,69%源于使用了經殺蟲劑處理的蚊帳,另有10%源于使用了室內噴灑類農藥。有數據表明在2001年至2010年期間由于經殺蟲劑處理的蚊帳使用量的增加,阻止了世界上瘧疾流行區84.28萬兒童的死亡。WHO提出的2020~2030年實現控制和消除瘧疾和其他病媒傳播的熱帶疾病目標過程中,使得公共衛生產品在病媒控制干預措施中發揮著突出作用。這類農藥雖屬于農藥中的 “另類”,但具有保障公共衛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社會功能,也具有較強的社會公共產品屬性。? 3 農藥的經濟和市場特性 農藥作為商品,當然具有一般商品的經濟學屬性,同時農藥作為農業生產資料,又具有自身特殊的經濟學特性。? ? 3.1 終端交易過程賣方的主導地位 一般商品交易譬如電視機的交易,買方具有明確地目標、提出自己的購買需求,賣方立即結算交割,交易過程基本結束,即使還需要進行安裝服務,也非常簡單。但農藥交易則不同,農民一般不能直接提出買什么藥、要多大量,甚至診治什么病蟲都說不清楚,更有可能拿著病蟲樣本由賣方提出建議。相當于賦予了賣方開方、決策的權利,賣方在終端交易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甚至決定地位。這里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不對等的,從經濟學公平交易理論上講,權利義務不對等很難形成公平交易。為了達到交易公平,國家需要借助法律法規增加設置強勢一方的義務和責任,如賣方必須取得經營許可證,經營人員必須接受過必要的專業技能培訓、推薦用藥必須在已登記并經核準的作物和防治對象之內、并且具有可追溯原始記錄;另外買方(農民) 也會進行一定的自我救助,如選擇在口碑好的熟人圈購買農藥??诒?,出問題的概率就少,熟人圈,即使出問題也便于主張權利。? ? 3.2 使用過程和后果的復雜性 一般的商品仍然拿電視機為例,使用的過程非常簡單,一般人都會用,即使不會用,經過簡單培訓也沒有問題。而農藥的使用則不同,不僅要保證對癥下藥,藥效的發揮還與藥品與誰混用、配比比例、施藥機械、施藥環境條件和次數相關。施藥人的素質、使用方法對藥效發揮著重要的影響,由此、也容易帶來買賣雙方的糾紛,一旦農藥使用達不到預想的結果特別是造成重大損害,買方指責賣方沒有提供正確的指導或農藥不合格,賣方指責買方沒有按正確的方法使用,事故查驗和調查取證困難?;谵r民作為農藥的購買者,短期素質難以大幅度提高的現實,政策鼓勵農業生產性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鼓勵開展植保托管和專業化施藥服務。? ? 3.3 產出的放大效應 農藥作為農業生產資料,對其的消費是農業生產過程的繼續,其產出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得到放大。這與一般的商品不同,一般的商品質量有問題,其損失僅止于自身,如我們買的電視機質量不好,造成的損失最多也就是電視機自身的價格,一般不會帶來聯動的損失,但農藥則不同,農藥的質量有問題,后果將是農業產出品的損失,農藥自身反倒是微不足道。對癥下藥和正確使用農藥促進農產品的生長和品質提升,帶來的產出呈現指數級放大,相反,如果不能對癥下藥或使用不正確,其帶來的損害也被指數級放大。國家加強對農藥質量安全和使用的監管,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其道理就在于此。以上是農藥自身主要的特殊經濟屬性,與這些主要的經濟屬性相關聯,農藥還呈現3個附帶的市場屬性。? ? 3.3.1 與農業行業的主從關系 農藥是為農業服務的行業,政策給力農業順利發展,農藥也會隨之繁榮;農業發展遲緩,農藥受到打壓。農藥的價格與農產品價格一般同向振動,但農藥價格的振動幅度更大。其根本原因在于農藥在農產品價格構成中占比不大,農藥行業有一定的護城河效應,新的生產能力不易形成,農產品市場形勢好,農產品播種面積和復種指數提升,農藥需求增加,農藥價格往往迅速竄升。? ? 3.3.2 高用戶粘性 基于農藥交易過程和商品使用的復雜性,企業的信譽和口碑對農藥品種和品牌的選擇起到重要作用。農村熟人社會和信息傳播渠道相對單一的特征,農民會更加重視左鄰右舍的推薦以及實際看到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買賣關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買賣雙方一旦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可以較長時間保持穩定,體現出較高的用戶粘性。相反,新的農藥賣方或新的品種進入新的市場則需要更多的精力和金錢投入,可以說,農藥市場是需要精耕細作的市場,市場的急劇擴大或占領并不現實。? ? 3. 3. 3 明顯的區域性特性 農藥的區域化特征首先源于農業的區域化特征。各地農作物品種、復種指數有很大差異,這些差異性必然帶來農藥的差異性; 其次源于農業生產環境的差異性,各地農業生產環境不同導致了出現的病蟲草害不同,另外光照、溫度、濕度條件也影響到農藥的施用效果。這些都導致了國家與國家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使用的農藥會有不同; 最后還源于農業生產性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本地化特征。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主要服務于本鄉本土,跨較大區域的服務組織并不多,這些服務組織在農業生產資料的推薦上具有較大的發言權,分割的服務組織市場也對農藥的區域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4 理解農藥社會屬性的現實啟示 理論的思考是為了更好地為現實服務,而不是為理論而理論。我們分析農藥的社會屬性,是為了更好的看清行業發展的方向和道路。 ? 4.1 滿懷信心做農藥? 農藥是個小行業,但人類食物需要農藥,人類從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需要農藥,人類的環
    10-29 2021

    石油和化工行業“十四五”科技發展思路

    石油和化工行業“十四五”科技發展思路 1 產業發展概況 石油和化學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基礎原材料和基礎能源工業,為國民經濟各行業發展提供支撐。其涉及的原料有石油、煤炭、天然氣、天然礦物、生物質,涉及的下游產品包括汽、柴、煤、潤滑油等油品,化肥和農藥等農用化學品,有機和無機基本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等。石油和化學工業具有產品品種多、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資金、能源密集等特點。 ? 2019年,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有規模以上企業2.6萬家,全行業從業人數600余萬人,主營業務收入達12.27萬億元,其中化工行業6.88萬億;實現利潤6683.67億元;進出口總額7222.1億美元。2020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08萬億元,同比下降8.7%;利潤總額5155.5億元,同比降幅13.5%;進出口總額6297.7億美元,同比下降12.8%。 ? 2020年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經濟低迷的影響,行業經濟指標均有所下降,但“十三五”期間行業仍然實現了增加值年均增長4.51%、營業收入年均增長4.17%、利潤總額平均增長5.95%、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3.74%(其中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66%)的好成績。 ? 我國是名副其實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大國。2010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8.88萬億,僅次于美國位列全球第二,其中化工行業銷售收入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一地位一直保持不變。2017年,中國的化學品銷售額1.29萬億歐元,已經超過了美國(4660億)和歐洲(4020億)化學品銷售額總和;2019年中國的化學品銷售額,已經超過了美國、歐洲和日本化學品銷售額總和。 ? 2 “十三五”科技創新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間,隨著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深入,全行業科技創新投入、創新活動不斷增加,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創新成果斐然。 ? “十三五”期間我國石化工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石化行業的比例逐年增加,到2020年達到了69.49%,5年增長率為84.96%。 ? ? “十三五”期間,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獲得專利授權超過29.75萬件,比“十二五”期間獲得授權專利18.27萬件增加11.48萬件?!笆濉逼陂g,全行業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152項,授予行業科學技術獎1 094項;共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6家、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24家、聯合工程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3家。 ? 2.1 突破了一批先進勘探開發技術,為我國油氣穩產和保供提供了保障 中石油長慶油田通過持續加強低滲透油氣藏勘探開發技術攻關,突破一系列關鍵技術,先后獲10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為穩產5000萬t原油打下了堅實基礎。中國石化立足自主創新,在勘探開發理論、物探與井筒技術及裝備研發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并成功開發了我國首個也是目前最大的頁巖氣田——涪陵頁巖氣田,使我國成為北美之外第一個實現規?;_發頁巖氣的國家。該項成果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陜西延長石油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石油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單位開發形成了完整配套的勘探開發技術體系。利用此技術新增探明儲量17億t,使我國原油年產量由380萬t增加到1241萬t,連續10年千萬t以上增產穩產,推動鄂爾多斯盆地躍升為國內最大的油氣生產基地,為國家能源安全和陜北革命老區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該項成果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歷經8年協同攻關,首創渤海灣盆地深層大型整裝凝析氣田勘探理論技術,揭示了烴源巖大規模生油之后還能大面積高強度生氣機理,證實內陸裂谷盆地巖石圈減薄背景下的渤海灣盆地具有形成大氣田的物質基礎。該項成果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2 攻克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煤化工技術,保持了我國現代煤化工國際領先的地位 “十三五”以來,在全球原料多元化進程中,中國現代煤化工產業加快推進,攻克了大型先進煤氣化、煤制油(間接法)、煤制乙醇等一大批核心關鍵技術難題,通過示范工程的實施,實現了關鍵技術裝備的產業化。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航天粉煤加壓氣化技術、水煤漿水冷壁廢鍋煤氣化技術等先進煤氣化技術正在向長周期大型化邁進。 ?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公司“400萬t/a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發明了高活性、高選擇性和高抗磨損費托合成Fe-Mn系催化劑,首創了高溫漿態床費托合成新工藝;攻克大型費托合成反應器工程化技術瓶頸,完成了國家27項重大裝備及材料國產化任務,開發出了大型煤間接液化系統集成及清潔運行成套技術,最終實現了“安全穩定清潔”運行,有力推動了我國煤炭間接液化產業的發展。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開發了“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III)技術”,中試試驗考核結果表明:甲醇轉化率99.06%,乙烯丙烯選擇性85.90%(重量比),噸烯烴甲醇單耗2.661 t,較一代技術甲醇單耗(約3.0 t/t)大幅下降。該DMTO-III技術已成功實施了技術許可,其新一代催化劑已在多套現有百萬噸級DMTO工業裝置中應用。 ? 2.3 創新開發了一批化工新材料和高端化學品補“短板”和“制高點”技術,引領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我國化工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在先進高分子材料、高性能樹脂、特種合成橡膠、高性能纖維、功能性膜材料、電子化學品等一系列重要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脂肪族異氰酸酯(ADI)全產業鏈制造技術,打破了國外公司對ADI系列產品全產業鏈制造技術長達70年的壟斷,培育出了世界上品種最齊全、技術領先、產業鏈最完整的ADI特色產業集群,實現了航天軍工、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的關鍵原材料國產化自主供應。山東東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在成功開發出第一代國產氯堿膜基礎上,又成功研制出“高電流密度、低槽電壓”新一代高性能國產氯堿離子膜。東岳開發的“新一代全氟離子膜”,可有效替代國外產品,是國產氯堿離子膜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出性能國際領先的耐高溫半芳香尼龍PA10T系列產品,實現了半芳香高溫尼龍的產業化,打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和市場壟斷,搶占了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湖北興發集團開發出“芯片用超高純電子級磷酸及高選擇性蝕刻液生產關鍵技術”。通過突破高純黃磷制備技術、磷酸酐膜阻隔防腐蝕技術,制備出超高純電子級磷酸(雜質含量低于10pbb),通過創新芯片蝕刻液蝕刻速率精準調控技術,成功制備高選擇性磷酸系蝕刻液。 ? 2.4 研發了一批先進過程強化和資源化利用技術,極大地提高行業綠色發展水平 “十三五”以來,全行業積極開發和推廣先進過程強化和資源化利用技術,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行業總能耗和重點產品能耗持續下降,“三廢”排放顯著降低。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針對碳四烷基化超清潔汽油生產的重大需求,開發了一項全新的綠色、安全、環保的碳四烷基化技術,并建成世界首套“10萬t/a復合離子液體碳四烷基化工業裝置”,打破了國外公司清潔汽油生產的技術壟斷,攻克了困擾煉油行業幾十年的世界性難題。清華大學和甕福集團開發的微通道濕法磷酸凈化技術,使食品級磷酸生產比熱法工藝成本降低23.8%,比引進的濕法磷酸凈化技術成本降低4.2%。蘇州大學等開發的多元催化劑嵌入法富集去除低濃度VOCs增強技術及應用,解決了低濃度污染物低驅動力條件下富集/催化降解效能低的技術難題,為低濃度廢氣和廢水中的VOCs、難降解有機物去除等提供了可行的工程應用技術。南京工業大學等自主開發的用于有機溶劑回收的有機-無機復合膜,實現了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行業中高純度有機溶劑的回收及資源化再利用。 ? 2.5 一批重大技術裝備的研制,提高了行業裝備自主化水平 “十三五”以來,我國在海上和陸地油氣勘探開發設備、儲存運輸等方面積極開展科研攻關,為促進油氣資源結構調整,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萬米超深井鉆機、深水大型物探船/工程地質勘探船及其配套技術裝備、海洋高精度地震勘探成套技術裝備、海洋復雜油氣藏三維測井綜合評價成套技術與裝備等的成功開發,為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推動我國油氣工業走向深水和海外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裝備支撐。在煉油裝備方面,重油催化裂化主體裝置實現國產化;高壓加氫反應器、螺紋鎖緊環式高壓換熱器、高壓空冷器、離心式和往復式壓縮機等關鍵靜設備和動設備的開發成功標志著我國煉油工業的裝備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在煤化工裝備方面,大型壓縮機組(空分、循環氣)、大型氣化爐、大型合成反應器、自動控制系統等方面都實現了國產化,標志著我國現代煤化工產業已經具備獨立自主的技術裝備支撐體系。 ? 我國石化技術裝備行業規模增長勢頭良好,石油鉆采專用設備、煉化專用設備、煤化工專用設備、橡膠工業專用設備等技術裝備行業均取得長足的發展。按投資計算,煉油裝備國產化率超過90%,百萬噸級乙烯及下游裝置國產化率在85%以上,現代煤化工裝備國產化率在90%以上,橡膠裝備國產化率在95%左右。 ? 3 “十四五”發展機遇與面臨挑戰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深刻地決定著全球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創新已成為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資源、生態環境、自然災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問題的重要途徑,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 3.1 發展機遇 “十四五”是我國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期,是石油和化工“由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關鍵期,石油和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既有向下游市場提供終端產品,又有為上游產業提供原材料的顯著優勢。行業高質量發展對科技創新提出了巨大的需求:⑴ 為滿足電子信息、新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國家重大工程建設需求,需要在“補齊短板”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高端石化產品制備技術;⑵ 為滿足人民生活更高層次需求,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重點發展綠色農用化學品和化工產品的定制化技術;⑶ 為搶占未來產業戰略制高點,需要加強重大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攻關,攻克一批制高點技術、研制一批戰略制高點產品;⑷ 推動綠色安全發展,需要開發一批低碳技術、本質安全技術與裝備;⑸ 深入推進兩化融合,需要扎實推進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技術。 ? 3.2 面臨的挑戰 當前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十四五”期間,行業科技創新既有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諸多的挑戰。 ? 3.2.1 外部環境挑戰 國際環境嚴峻復雜多變。新冠疫情爆發并在全球肆虐,引起了世界的大重構。全球經濟急劇惡化,產業鏈供應鏈遭受重挫,去全球化浪潮、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盛行。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嚴重受挫。 ? 3.2.2 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 行業技術創新存在以下突出問題:⑴ 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整體不強;⑵ 協同創新機制及科研成果工程轉化能力亟待提升;⑶ 服務終端市場的產品創新、創制能力亟待加強;⑷ 創新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的培養任重道遠。 ? 4 總體思路和發展目標 因面臨的形勢和發展環境不同,“十四五”行業科技創新將不同于以往任何時期。一是將更加突出自立自強,科技創新將由跟跑、并跑為主,向并跑和領跑為主轉變;二是在解決當前“卡脖子”技術基礎上,科技創新將更加注重面向未來的重大需求;三是在攻克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科技問題中,將更加注重跨領域協同、上下游合作。 ? 4.1 總體思路 以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為牽引,以服務于“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總要求,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著力“補鏈延鏈強鏈”,突出科技自立自強,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研制一批高端產品、組建一批創新平臺,提高行業科技供給能力,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安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 4.2 發展目標 在“十四五”期間要研發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突破30~50項制約行業發展的“補短板”技術、“卡脖子”技術;在重點領域,開發80~100
    10-26 2021

    農化企業距離智能制造有多遠?

    農化企業距離智能制造有多遠? 熱議話題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全球制造業正加快邁向智能化時代,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基本特征的智能制造已成為核心驅動力。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結合不僅為傳統生產要素賦能,同時也打破了勞動力、資本、土地等有限供給對經濟增長的制約,為產業持續升級、轉型發展提供了基礎和可能。智能制造正在不斷突破傳統制造的約束、催生新業態,推動制造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 一智能制造概述 智能制造是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實現泛在感知條件下的信息化制造。智能制造技術是在現代傳感技術、網絡技術、自動化技術、擬人化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通過智能化的感知、人機交互、決策和執行技術,實現設計過程、制造過程和制造裝備智能化,是信息技術、智能技術與裝備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與集成。它把制造自動化的概念更新,擴展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具有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關鍵制造環節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網絡互聯為支撐等特征,實現該智能制造可以縮短產品研制周期、降低資源能源消耗、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質量。 智能制造的發展總體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依據生產需求和相關技術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合理確定相關技術所能發揮的作用,以及其在整個生產體系的地位,最終目標是實現各項技術與企業現有的生產管理單元結合,形成有機的整體,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 ? 二智能制造發展的三個階段 智能制造的發展總體上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依據生產需求和相關技術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合理確定相關技術所能發揮的作用,以及其在整個生產體系的地位,最終目標是實現各項技術與現有的工業自動化系統結合,形成有機的整體,有效地實現企業的發展目標。根據智能制造所要解決的問題和在整個生產體系中的地位,可以粗略地將智能制造的發展過程分為 3 個階段。 第一階段--初級階段。企業在完成傳統的工業自動化系統建設的基礎上,通過工業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先進的手段,發揮圖像識別、故障預測等功能,顯示生產過程中的可見或隱性的狀態,輔助人作出正確的操作或決策,優化工業自動化系統的功能。 這個階段,智能制造更多的是在企業各個生產單元(如生產線、生產車間或倉庫等)發揮作用,簡單的說是企業局部建設具有高水平自動化、信息化的生產線、生產車間或倉庫等功能單元,實現減人化或無人化改造。智能制造系統收集各項數據,實現生產狀態數字化感知與分析,為企業決策提供輔助或參考。 第二階段--中級階段。傳感器和控制器等裝置、視頻和音頻等生物識別技術、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技術等基礎技術和集成技術逐步成熟并廣泛應用,企業智能制造系統可獲得更為全面、精準的信息,系統的確定性、可用性和經濟性問題以及工業數據的安全性和信任問題得到合理的解決。智能制造系統在企業的局部(生產過程的特定單元或特定功能)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備自治的系統,通過構建“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學習提升”的數據閉環,以軟件形成的數據自動流動來消除復雜系統的不確定性,在給定的時間、目標場景下,實現生產過程的優化。 在這個階段,針對生產過程的特定單元或特定功能,智能制造系統不僅是“智囊團”,同時也開始承擔“決策者”的角色,在企業局部或特定單元的生產管理中占據統領地位,根據生產過程數據,判斷生產狀態并形成控制決策,輸出執行,同時依據執行后的信息對系統進行優化和自適應。 第三階段--高級階段。在企業越來越多的生產單元中,智能制造系統由輔助地位過渡到統領地位,形成多個局部自治的智能制造系統。企業建立具有基于信息物理系統、大數據、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智能決策與綜合管控平臺,具備自感知、自組織、自決策的智慧體系。實時、科學的發布決策指令,高效、優化的配置資源,做到“精準、高效、優質、低耗、安全、環?!?,全面提升發展水平,實現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 在這個階段,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系統貫穿于研發、工藝規劃、生產制造、安全、財務、人事、采購、倉儲、營銷、服務等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在企業生產活動的各個層面以決策者的身份出現,全面占據統領地位。智能制造系統形成了一個完備自治的系統體系,形成了一種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 無論處于什么階段,智能制造的目的并非是用機器換人或機器取代人,而是運用更高效、更可靠的技術和系統,提升人機協作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 三農藥行業智能制造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國農藥行業工程技術水平快速發展,隨著電子儀表、數字儀表、物位測量和安全監測等控制裝置以及DCS(分布式控制系統)、PLC(可編輯邏輯控制器)、控制系統、SCADA(數據采集與監視控制系統)、MES(制造執行控制系統)、ERP(企業資源管理)等系統不斷更新應用,農藥主要生產過程已在不同水平上實現自動化控制和生產信息集成,生產操作參數的優化和控制、安全性控制、生產調度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連續化合成生產線、多功能合成車間、“無人車間”、“黑燈工廠”、智能倉庫等智能制造試點不斷涌現。農藥行業已一步步從作坊式生產階段,走向流程化、自動化制造階段,逐步邁向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支持下的智能化階段。農藥行業的頭部企業在研發、生產、倉儲、營銷、資源管理等環節中積極開展智能化轉型升級,實現了增強本質安全、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節本降耗等目標,并取得良好經濟效益。 但農藥行業智能制造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存在技術性問題亟需解決。如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支撐技術尚不能有效利用,尚未突破傳統的應用架構,智能工廠建設處在探索和局部應用階段;大部分企業存在生產參數數據復雜,基礎數據采集方面尚不能支持智能化應用的實現;各生產單元相對獨立,缺少統一標準、接口和編碼體系,無法實現互通、共享,信息閉環難閉合,企業內外均產生信息孤島,海量數據的資產價值沒有充分發揮;數據采集后不能有效集成處理與利用,無法成為決策判斷的依據等。此外,農藥行業中小企業多,信息化基礎薄弱、專業化人才缺乏、自有資金不足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智能制造的整體進展。 四農藥行業該如何實現智能制造 目前,農藥行業絕大部分企業仍然是傳統型生產企業,盡管許多企業高層認識到智能制造是未來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但企業更需要切實可行、適合自身的解決方案。許多企業在觀望,普遍心態是,喜歡走別人走過的、現成的路,以降低試錯成本和不可控風險。 智能制造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持續改善的系統工程。農藥行業兼具間歇式生產和連續化生產的特點,智能化改造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沒有捷徑可走。企業不同,產品工藝不同,管理基礎不同,實施路徑都會不同,需要結合具體場景進行定制化開發,尚不存在一套全覆蓋的通用解決方案。那么,農藥企業該如何實現智能制造呢? 首先,優化企業頂層設計,革新現在、定義未來。企業高層應以高度前瞻性地戰略性思維,深入研究自身發展階段和發展需求,結合企業痛點和戰略目標,正確認識智能制造初級階段的特點,合理預期智能化改造的投入與收益周期,制定切實可行的智能制造實施計劃與路徑,逐步推進,持續改進。 其次,重點開展局部或者生產單元的智能化改造。企業在完成自動化和數字化改造的基礎上,建立智能工廠建設標準,選擇智能化戰略實施合作伙伴,積極應用新型技術與設備,推進現有設備智能化改裝,重點開展局部或者生產單元的智能化改造。同時,建立、健全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網絡化分布生產設施,做好信息化、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并保持完整性,為未來技術創新與迭代預留升級、優化的空間。 第三,重視智能制造配套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智能制造強調的是人機協作并非機器換人,企業智能化的實施與運行必須專業基礎人員的支撐,及時將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企業的經濟效益,技術人員依然是企業的“核心生產力”。2021年9月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已聯合發布了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人員、云計算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等一系列智能制造配套職業的技術技能標準。未來幾年,通過大專院校培養和社會職業培訓,將一定程度上緩解現階段智能制造專業人才的缺口。農藥企業也需要提前布局,有規劃地做好智能制造配套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工作。 第四,積極拓展融資渠道,爭取有效扶持政策。智能制造的實施或智能化改造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業智能化改造的需求。據統計,年收入小于5億元的企業中,50%的企業在智能化升級過程中采用自有資金,25%的企業有政府補貼,而銀行貸款和資本市場融資分別占11%左右。近兩年,農藥行業良好的發展態勢,獲得資本市場越來越多地關注和青睞,農藥行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正當其時。此外,各級政府圍繞《中國制造2025》發展戰略出臺了一些列配套的引導性、鼓勵性政策,涉及的發文部門較多,企業應積極爭取獲得更多的有效扶持政策,促進智能化改造項落地實施。 “十四五”期間,智能制造將是農藥行業工程技術的核心發展方向。智能化改造將幫助農藥企業更好地實現對現場生產情況的實時監控和優化調度,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效率、增強本質安全、節本降耗,使企業“安、穩、長、滿、優”運行,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智能制造也將助推農藥產業鏈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
    09-26 2021

    我國首次實現人工合成淀粉,對未來糧食生產有革命性影響!

    我國首次實現人工合成淀粉,對未來糧食生產有革命性影響! ? ?二氧化碳能合成淀粉嗎?對這個貌似天方夜譚的問題,中國科學家歷時6年多科研攻關給出肯定和詳細的答案。繼上世紀60年代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之后,中國科學家又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顛覆性、原創性突破——國際上首次在實驗室實現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從頭合成。 ?由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主導完成的人工合成淀粉重大科技突破進展成果論文,北京時間9月24日凌晨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科學》上線發表,從而為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生產的工業車間制造“打開了一扇窗”。 ??? 這一人工途徑的淀粉合成速率是玉米淀粉合成速率的8.5倍,向設計自然、超越自然目標的實現邁進一大步,為創建新功能的生物系統提供新的科學基礎,也將為未來從二氧化碳合成淀粉開辟嶄新道路,使未來淀粉的工業化生物制造成為可能。 ? 業內專家稱,如果未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系統過程成本能夠降低到與農業種植相比具有經濟可行性,將會節約90%以上的耕地和淡水資源,避免農藥、化肥等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推動形成可持續的生物基社會,提高人類糧食安全水平。同時,最新研究成果實現在無細胞系統中用二氧化碳和電解產生的氫氣合成淀粉的化學-生物法聯合的人工淀粉合成途徑(ASAP),為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實現的技術路線提供一種新思路。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所介紹說,淀粉是糧食最主要的成分,同時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目前,淀粉主要由玉米等農作物通過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產,淀粉合成與積累涉及60余步代謝反應以及復雜的生理調控,理論能量轉化效率僅為2%左右。農作物的種植通常需要較長周期,需要使用大量土地、淡水等資源以及肥料、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糧食危機、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糧食淀粉可持續供給、二氧化碳轉化利用是當今世界科技創新的戰略方向。而不依賴植物光合作用,設計人工生物系統固定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是影響世界的重大顛覆性技術。 ??? 該所自2015年起聚焦人工合成淀粉與二氧化碳生物轉化利用,開展需求導向科技攻關,集聚所內外創新資源,加強“學科-任務-平臺”整合,實現各方科研力量的有機融合和高效協同,組建當初平均年齡30周歲的優秀青年科學家團隊,持續6年深耕人工合成淀粉項目研發。 ??? 青年科學家團隊從頭設計出11步反應的非自然二氧化碳固定與人工合成淀粉新途徑,在實驗室中首次實現從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他們采用一種類似“搭積木”的方式,聯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利用化學催化劑將高濃度二氧化碳在高密度氫能作用下還原成碳一(C1)化合物,然后通過設計構建碳一聚合新酶,依據化學聚糖反應原理將碳一化合物聚合成碳三(C3)化合物,最后通過生物途徑優化,將碳三化合物又聚合成碳六(C6)化合物,再進一步合成直鏈和支鏈淀粉(Cn化合物)。 ??? 該團隊還通過耦合化學催化與生物催化模塊體系,創新高密度能量與高濃度二氧化碳利用的生物過程技術,通過反應時空分離優化,解決人工途徑中底物競爭、產物抑制、熱/動力學匹配等問題,擴展人工光合作用的能力。按照目前技術參數,在能量供給充足條件下,理論上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應器年產淀粉量相當于5畝土地玉米種植的淀粉產量(按中國玉米淀粉平均畝產量計算)。這一成果使淀粉生產的傳統農業種植模式向工業車間生產模式轉變成為可能,并為二氧化碳原料合成復雜分子開辟新的技術路線。 ??? 中國科學家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的重大顛覆性成果,也獲中外同行專家高度評價,認為這是“典型的0到1原創性突破”,是“擴展并提升人工光合作用能力前沿研究領域的重大突破,是一項具有‘頂天立地’重大意義的科研成果”“不僅對未來的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具有革命性的影響,而且對全球生物制造產業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將在下一代生物制造和農業生產中帶來變革性影響”。
    上一頁
    1
    2
    3
    4
    這是描述信息
    這是描述信息
    這是描述信息
    這是描述信息
    這是描述信息

    版權所有 湖南昊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湘ICP備20002550號-2

    這是描述信息
    国产A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永久无码

    <th id="jqpyc"></th>

    <button id="jqpyc"><acronym id="jqpyc"><input id="jqpyc"></input></acronym></button>
  • <button id="jqpyc"></button>

    <dd id="jqpyc"></dd><em id="jqpyc"><strike id="jqpyc"></strike></em>